Wednesday, April 29, 2009

~ 夫妇的结合是道义 ~


1 家要治得好,从哪里开始?从夫妇。所以,夫妇的结合是道义,不是那么随随便便、简简单单的。现在讲自由恋爱,恋两天又分手了,这成什么话?

2 所谓自由恋爱,那个自由不是恋爱,是乱爱,简直不懂事!从前结婚非常慎重,自己年轻不懂事,父母长辈的经验丰富,他们来帮助你选择。

3 父母对儿女不会不疼爱,选择配偶的时候,父母有经验、有智慧,确确实实比今天的自由恋爱要好得多。你看自由恋爱的离婚率有多少?

4 在中国,中国的领导人江泽民主席,他们夫妇是“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”,他们两个同年,你看,白头偕老!


Thursday, April 23, 2009

~ 失去家庭的温暖 ~


1 现在人可怜,家庭伦理破产,家不像家。许多人都有这些家庭问题,天天在那里苦恼、忧虑,而不能解决。

2 我们看今天的社会,离婚率这么高,家庭的破碎已经不是新闻,好像今天离婚、家庭破碎是正常的,现在的社会,变成了什么样的社会?

3 父母离婚,孩子变成单亲,从小他就有个很不正常的心理,他没有爱心,心中只有忿恨。这样的小孩长大,岂不是变成社会问题?

4 青少年失去了父母之爱,心地不平,精神生活苦闷,于是他就犯罪吸毒。今天,在世界各地,青少年犯罪吸毒的问题非常严重!失去家庭的温暖,我们知道,这是造成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本因素。


Friday, April 17, 2009

~ 真正佛化的家庭,生活一定幸福美满 ~


1 我常常告诉大家,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的根本在哪里?在家庭。家庭和睦,社会就安定,世界就太平。我跟大众相聚的时候,我常常讲,我要选择一个地方来修行,我选择的条件是什么?看这个地方的离婚率。

2 这个地方离婚率太高,超过居住人口的半数,我不会在这个地方住。为什么?这个社会不会安定。社会好比我们一个人身,家庭好比身体上的细胞,这个地区的细胞一半都坏掉,这还能住吗?

3 “家和万事兴”,为什么一家人不能和睦相处?现在年轻人结婚,组成一个小家庭,都是自由恋爱。结婚之前完全看对方的好处,没有看到对方的缺点,有人说对方的缺点,他都不会相信。结婚之后麻烦大了,天天看对方的缺点,这怎么能相处?

4 要怎样维系这个家庭?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好:永远看对方的优点,永远记住对方的优点。把对方的缺点忘得干干净净,决定不放在心上,这个家庭和睦,这个家庭幸福。所以,真正学佛的人,真正佛化的家庭,家庭生活一定幸福美满!


Wednesday, April 15, 2009

~ 只看对方的缺点,麻烦大了 ~


1 今天,在世界许多地区,离婚率太高,超过一半以上。离婚率为什么这么高?夫妇的结合,是感情、是迷惑,不是为了一生当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、共同的方向,因此离婚率就非常之高。

2 你看到这个社会离婚率高,你就知道这个国家快要亡了。就好像看一个人,这个人身上许多细胞都坏了,这人就快要死了。我们中国古人讲,“家不家,则国不国”,轻易离婚的夫妻,他危害社会,危害世界和平,这个罪多重!

3 与其要离婚,不如不结婚。在结婚之前,双方都只看对方的好处,觉得对方很可爱;结婚之后,双方都只看对方的缺点,麻烦大了!

4 如果双方专看对方的好处,不看对方的缺点,夫妻就能好合,白头偕老。就在这一念之间,这一念觉悟,永远好合下去,说相忍相让,那是多余的,哪有这回事情?轻易离婚的夫妻,他就是这一念转不过来,这就叫迷惑颠倒,这个道理谁知道?


Tuesday, April 14, 2009

~ 夫妇不和,家就不像家 ~


1 社会的基础是家庭,家庭的根本是夫妇。夫妇不和,家就不像家,不但破坏家庭,破坏社会的安定,还破坏世界的和平。

2 中国自古以来,可以说从汉朝一直到清朝,中国的教育是五伦的教育。这两千多年来,中国重视五伦的教育,所以这个社会能够长治久安。

3 五伦关系,最重要的是哪一伦?是夫妇。夫妇居住在一个房间,房间外面是家,家里面则有父子、有兄弟;家外面是社会、是国家。社会、国家里头有君臣、有朋友,五伦社会。

4 所以,要晓得伦常的根本是夫妇。古时候婚礼非常繁琐、非常隆重,原因在哪里?结婚之后,不可以离婚。你要晓得这个道义!


Monday, April 13, 2009

~ 家不像家,这还得了 ~


1 根据统计,青少年犯罪,百分之九十都是家庭出了问题。家庭生活和谐的孩子,一般而言,他不会犯罪。

2 现前的社会,大家都向钱看,把仁义道德全都抛弃掉。为了争夺财富,父子无亲,夫妇不和,兄弟变成冤家。家不像家,这还得了!

3 在从前,夫妇结合是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但是那个时候的人都孝顺父母,所以他的家庭生活过得很好。几千年来,都是这个样子。

4 现在的人,争男女平等,争自由恋爱,愈爱世界愈乱,问题愈来愈严重!


Sunday, April 12, 2009

~ 赚的钱,他都寄回去 ~


1 几年前,我在香港,我去拜访永惺法师,老法师告诉我一桩事情:道场有一位厨师,他的家在中国内陆,每个月在此地赚的钱,他都寄回去。

2 他做了很多年,现在年岁大了,总想回家,由家人照顾,纵然将来死了,也希望死在家乡,落叶归根。

3 永惺法师跟他家人联络,电话接通了,大概是他的儿女接的电话,头一句就问他:“有没有钱?”第二句话就说:“最少要八千块钱。”数字开出来了!永惺法师说:“没有问题,他有钱。”那边讲话的口气缓和多了,就把他送回去了。

4 过了一个星期,他又回来了。问他为什么?他说:“实在受不了!”老法师非常感慨:今天父子之情没有了,夫妻之情也没有了,社会上要的是什么?向钱看。这还得了吗?今天社会上这种现象太多太多了。


Saturday, April 11, 2009

~ 忠臣出孝子之门 ~


1 从前读书,优秀的都挑选出来做官,“学而优则仕”。这个制度叫“举孝廉”,是汉武帝建立的。孝是孝顺,廉是廉洁。人能孝顺父母,他就会为国家、为社会尽忠;他要是廉洁,他就不贪污。

2 从前的知县知府,就像我们现在讲的县市长,他政绩里面第一条,就是为国家引荐人才。推举人才、选拔人才,国家有赏赐,“进贤受上赏”。国家最高的荣誉赏赐给谁?替国家推荐人才的人。

3 所以从前地方官员到处去访问,看看这些小孩,孝顺父母又不爱钱的,把他挑选出来,由国家来栽培、培养。这些小孩长大之后,就成为国家的官员、国家的干部。

4 古人常讲:“忠臣出孝子之门。”人能够孝顺父母,他不会做坏事;做坏事,怕对不起父母。所以,国家选拔公务员,第一个条件是“孝” 。


Friday, April 10, 2009

~ 你不孝顺父母,孩子也不会孝顺你 ~


1 现在的社会是极端的自私自利,所谓是本位主义,只有自己,父母亲都没有放在心上。

2 我们冷静去想想,我们是孝养父母好,还是不孝父母的好?小孩最擅长模仿,他看你不孝顺父母,他也不会孝顺你。这是什么?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,上行下效,他从小就学会了。

3 所以古人教孝是什么时候?小孩刚出生的时候。怎么教?你对你父母尽孝,他看到了,他将来长大,就会对自己的父母尽孝,这是当然之理。

4 你不孝父母、不敬师长,你要让你的小孩、儿女去“孝顺父母、尊敬师长”,哪有这种道理?


Wednesday, April 8, 2009

~ 一味溺爱,这学生就完了 ~


1 在教学里面,有所谓“慈威并施”。“慈”是爱护,“威”是非常的严肃。如果一味都是“慈”,没有“威”,那就变成溺爱,学生对老师没有恭敬心,他就不害怕了,所以必须要有“威”。

2 假如一味是严肃,那学生见到老师害怕了,根本面都不敢见。“慈”和“威”要运用得非常恰当,该用“慈”的时候,要用慈爱来对待;该用“威严”的时候,要严肃地来教导。

3 学生当中,有性情很好的、很善良的,老师对他很慈爱,他蒙得老师的慈爱,他懂得,他会努力精进,不辜负老师的期望。

4 有一类顽皮的学生,老师对他慈爱,不但不能治他的病,他反而变本加厉,所以老师对这一类的学生要严厉管教,他才不敢越轨。如果教学只用慈爱,一味溺爱,这学生就完了!



Tuesday, April 7, 2009

~ 这小孩怎么能成器?~


1 我听很多同修告诉我,现在做父母的,一味随顺子女,不懂得教养子女,把子女养娇了;甚至有些家庭,家里每个成员都要看小孩的脸色过日子。这成什么话!

2 现代有许多家庭,作父母的常常感叹儿女不成器,心里很难过,什么原因造成的?溺爱造成的。

3 现在人生活富裕了,小孩从小娇生惯养,要什么都给他,样样满他的愿,父母对小孩有求必应,这还得了吗?小孩养成依赖性,没有创业精神,没有魄力,这小孩怎么能成器?

4 我们看看中国历史,外国也不例外,英雄豪杰都是在贫穷苦难里面煎熬出来的。历史上的伟人,有几个是富贵家庭出来的?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。


Monday, April 6, 2009

~ 家教是根,老师教导是本 ~


1 父母爱护子女,要好好地教导他,不可以溺爱,要教他明理、教他懂事。我们看看现代这个社会,几个做父母的,能好好地、如理如法地教导他的儿女?这个问题严重!

2 做父母的,如果不能好好地教他的小孩,那就是圣人所说的“养不教,父之过”。现在这个世间,我们也不能够责备那些做父母的,为什么?他本身就没有接受过圣贤的教诲,他的父母没教他。

3 我这个年龄,小时候父母还教我们,我们懂得一点道理,懂得尊敬长辈、尊敬老师,这是家教。家教是根,老师教导是本。

4 儒跟佛,道家也不例外,教我们什么?孝亲、尊师。你能孝亲,你的学问、你的德行就有根;你能够亲近明师、亲近善知识,你的学问、德行就有本。只要有根本,枝叶花果自然就茂盛!


Sunday, April 5, 2009

~ 少年培福,壮年造福 ~


1 西方人认为小孩要天真活泼,不要去约束他。中国人的观念不一样,中国的教育,少年培福,少年奠定福德的根基,教他怎么样做人,所以中国小朋友,确实没有外国人那一种天真活泼。

2 外国的小孩天真活泼,他享福。中国的小孩要学得像大人一样,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,规规矩矩的,一点不敢犯过,为什么?没福给他享,要教导他、折磨他。

3 中国人在壮年、中年的时候,为社会服务,为家庭服务,造福,晚年的时候享福。一个人的福在晚年享,那叫真福报。这一种道理,外国人哪里会懂!所以外国人看到中国人的家庭,长辈跟儿女住在一起,他们非常羡慕。

4 可是现在的中国人,跟从前不一样了。现在儿女跟长辈住在一起,实在讲不是孝顺,而是利用老人看家,做家事,心不一样了!


Saturday, April 4, 2009

~ 为了一个手机 ~


1 现在社会这么乱,原因在哪里?没有人知道人与人的关系。儿女杀父亲、杀母亲,若无其事,人伦关系,他完全不懂!

2 三、四年前,在中国四川,有个儿子十几岁,在饮食里头下毒,把父母都杀了。目的是什么?目的是领父母的保险金去买一个手机。你看,为了一个手机,就可以把父母杀掉!实际上,父母两个人的保险金,人民币才一万多块钱。

3 以后这个案子破了,法官审问的时候,他若无其事,根本就不晓得自己跟父母的关系,根本不知道杀父母是有罪的。人怎么会变成这样?我们中国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讲,失教。

4 “教”是教育,他没有受过教育,失教!人要不受伦理道德教育,这是古圣先贤讲的,跟畜生没有两样,甚至于连畜生还不如。虎狼是猛兽,不吃自己的儿女,这个十几岁的儿子连父母都杀了,可见,连禽兽都不如!


Friday, April 3, 2009

~ 现在小孩都看电视 ~


1 从前,七岁到十二岁是小学,小学学的东西是洒扫应对,完全学怎么做人、怎样说话。小学教育是德行、言语,一举一动要有规矩,说话要有分寸。

2 经过那样一个训练,这个十一、二岁的小孩很像大人,他有威仪,一举一动都像个样,这是生活教育,从小养成。“少成若天性”,小时候培养成的,就像天赋一样。

3 从小培养生活教育,怎样侍奉父母,怎样对待兄长,人伦关系搞得很清楚,辈分分得很清楚,懂得礼节,这是社会秩序、家庭和睦、社会安定真正的基础。

4 现在难了,环境太坏了,现在小孩都去看电视、打电动玩具,今天社会这么乱,大家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,你把这些统统看明白,你就晓得毛病发生在哪里。


Thursday, April 2, 2009

~ 从小就打电子游戏 ~


1 三年前,我到法国巴黎访问,那边同修告诉我,两个星期之前,有个十四岁的弟弟把他哥哥杀了。法官审判的时候,他若无其事,他不知道杀人是有罪过的,这怎么得了!

2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有人告诉我,可能是受到电子游戏的影响。从小就打电子游戏,这里面就是教你杀人。他把杀人当作游戏,你说这怎么办?将来核子弹乱丢也是游戏,这就非常可能,所以现在伦理教育比什么都重要。

3 核子弹已经有那么多,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,将来大概都是电子游戏了,这不是小事,这是大事!所以我们今天在全世界呼吁,要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。

4 重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、平等对待的教育,这比什么都重要!如果现在不认真努力、朝这个方向去做,核武战争将来是一场电子游戏,后果不堪设想!


Wednesday, April 1, 2009

~ 现在的小孩可怜 ~


1 从前的小孩,他心里清净,没有忧虑、没有好恶,非常快乐!从前人这天真的时间长,一般要到十岁以后才知道有好恶,有喜欢的、有讨厌的,十岁以前不知道,这个童年幸福!

2 现在的小孩可怜,一、二岁他就有好恶,他童年的时间缩短了。他受苦、受乐的时间提早了,怎么会提早?天天看电视,电视天天教他。

3 二、三岁的小孩就会察言观色,他晓得大人喜欢、讨厌,他的心里就计较,就要用心机。在从前农村社会,十一、二岁小孩,除了玩耍之外,什么事也不懂,童年天真的时间长!现在的小孩,天真的时间缩短了。

4 现代人,没有从前人那样快乐,比从前人苦。虽然现在科技发达,其实没有从前人那个味道。我们读古书,看到古人一生虽然知识见闻不广,但是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。从前人生活多美!现代人生活像机械,可怜得不得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