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uly 31, 2009

~ 淫念愈来愈狂妄 ~


1 世尊当年在世教导学生,启蒙就是持戒。戒律里头最难持的是名、利、财、色,这四个字只要沾上一个,去佛远之远矣!去善知识,亦复如是。

2 印光大师,这是菩萨再来,对于现代人的毛病了解得最清楚、最透彻。他老人家曾说,“业海茫茫,难断无如色欲。”现代人所贪的,一个是财,一个是色,难断!

3 我们世间红尘,“邪淫”是最容易犯的。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最极普遍的,电视节目里头有黄色的、有灰色的,网路里面比电视还要严重。这些东西在教,教什么?教邪淫、教贪财、教争名逐利。这些东西天天在教,多少人乐此不疲,这个社会哪有安定的日子?

4 印光大师的那个时代是六十年以前,看看近代,欲念愈来愈滋长,淫念愈来愈狂妄,世界难免末日!这个风气不仅是弥漫整个社会,出家修道人也波及,也被它毁掉,多少善根深厚的青年才俊都因此而丧亡,多么可惜!

5 我们同学当中,年轻的同学不少,有在家的、有出家的,他们很用功,晚上功课做到两三点钟、三四点钟,做的什么功课?网路上看色情的东西。他们在看这些东西,我清楚、我明白。

6 我常常在劝导大家,佛在经上常讲,“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”。得人身、闻佛法这个机缘,是“百千万劫难遭遇”,如果你是忍不过,转眼之间,阿鼻地狱就现前,得不偿失!

7 如果你能够晚上工作到三、四点钟,你在佛法上你亲近诸佛如来,你是在积功累德;你如果离不开这些色情、离不开名闻利养的诱惑,你是在加速度地堕地狱。

8 你们的状况我清楚、我明了!谁告诉我?鬼神告诉我。你们看看我的摄影棚,我摄影棚里面供的是九法界一切尊神,还供有城隍菩萨。这些尊神常常给我一些讯息,一般人听起来这是迷信,他们不知道这是宇宙人生真相。要知道,贪财贪色、你的受用非常短暂,你将来受的苦,那可就够你受的了!


Thursday, July 30, 2009

~ 破坏别人的家庭 ~


1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“爱别离”?这是我们过去世自己造不善业,破坏别人的家庭,使别人家庭不能够完聚,于是我们在这一生受到果报。

2 古时候,破坏人家的家庭的事情少,破坏畜生的家庭的事情多,都受这种果报。什么样的因,有什么样的果报;什么样的果报,过去生中一定有因缘。

3 凡是破坏众生的家庭,不能不受报应!我们最常见的,小鸟也有家庭,你去抓这个鸟,抓窝里面的蛋,你破坏人家的家庭,你叫人家家破人亡,来生你得人身,也要有“家破人亡”的这个报应。

4 破坏别人的家庭,这个因果很重很重!佛经上讲得很清楚,邪淫的罪过很重。你贪图的只是片刻之欢,可是你后头要受无量劫的罪报!一定要了解后果的严重,这个事情做不得!

5 古大德常常告诉我们,“万恶淫为首”,淫为首,你看看今天的社会,的确是排在第一,今天人不知道那是恶的根本!你看今天人的造作,这真的是古人所讲的“造孽”!

6 破坏别人的家庭,这是“造孽”,这是恶事。你今天造作恶因恶业,你将来一定感恶报!“杀盗淫妄”,你只要搞上这个,果报决定在地狱,这是一定要警惕的!

7 佛在经论上常说:“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。”淫欲是色,五欲里面最严重的就是色,你淫欲不断,你就不能超越轮回!

8 所以佛在经上教导我们,如果我们真的想在这一生当中,要超越六道轮回,那我们一定要把“淫欲”的念头断掉;否则的活,你念佛的功夫再好,也不能往生。



Wednesday, July 29, 2009

~ 欲海难填 ~


1 六道众生的大患是“多欲”,所谓“欲海难填”。众生的欲望,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。“多欲”,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,由于这一个错误观念,害我们无量劫来、生生世世,堕落在六道三途,苦不堪言!

2 我们受这么多的苦难,究竟是什么原因?不知道。如果不是佛菩萨这些大圣人为我们指点出来,我们永远都想不到,总认为“多欲”是应当的,看到别人都这么做,一味地盲从。盲从,就是佛法讲的“愚痴”,不了解事实真相。

3 欲望,是一个妄想,决定不是真实的!这个妄想,对我们只有害处,没有一丝毫的好处。世尊出现在这个世间,为我们示现,头一条就是示现把欲望全部放下。

4 世间人所争的名闻利养,世尊都能得到,而且很容易得到。他出生在帝王家,他要不出家,他继承王位,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,“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”,众人希求的大欲望,他统统都能得到。

5 他给我们表演,得到了,完全把它舍掉。舍得,有舍就有得,他这么一舍,就真正“得道”了!世尊所得到的一切,统统都舍掉,这告诉我们什么?这些东西决定不是好东西,你要不肯舍,很容易造业。

6 这个业,不是普通人造的业,普通人造业,因为他没有这么大的福报、没有这么大的权势,他造的业不广、造的业不大,很有限;身为帝王,造的业就大,造的业就重!一个自私自利的念头,制定一个政策,就会害全国的百姓。

7 譬如,为了贪图财富,加重人民的税收,这就害了全国的人民,你看看这个罪多重!他要行善也容易,你们读《了凡四训》,袁了凡当个县长,他看到农民田赋太重,田租太重,他把它减轻一点,全县的农民都受福,都得到利益。

8 所以具有权势,他造福也容易,造业也容易;但是,在这种地位上的人,往往积功累德的少,造作罪业的多。为什么会多?就是他的欲望没有止境,原因在此地。



Tuesday, July 28, 2009

~ 他不懂得孝敬,为什么?~


1 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孝敬学起。现代人难,难在哪里?难在不懂得孝敬。为什么不懂?从小没有人教他。

2 这也难怪他,从小没有人教他,在家里面父母没教他,在学校里面老师没教他,他没有认真学习过,他怎么会懂?

3 从前父母教子女尊师重道,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,这样双方合作,密切配合,才把一个人教导出来。所以,真正谈教育,是家长跟老师密切合作。

4 我记得我上小学,大概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,在学校犯过,跟同学打架,被老师处分罚跪、打手心;回去之后,脸色难看,哭哭啼啼的,眼睛也哭肿了。父母当然会问,为什么被老师罚了?

5 到第二天,我父亲买了很多礼物去感谢老师,你看,上一辈的人教儿女是这么教法!以后我在学校不管受什么处分,回去都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,为什么?免得父亲又送礼物去给老师。

6 所以要晓得,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,父母教儿女尊敬老师,是这样密切配合,把一个小孩调教出来的。现在还得了!老师要教训学生,家长按铃告状,老师还要去吃官司,谁敢教?

7 今天师道没有了,孝道没有了!父母去告老师,这是爱护孩子吗?不是!他不懂得作父亲,他不知道爱护孩子,这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,“先人不善,不识道德,无有语者”,没有人教他。

8 世出世间的学问、德行从哪里成就的?孝亲尊师。现在没人教了,所以今天社会大乱,浊恶到极处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


Monday, July 27, 2009

~ 幸福美满的家庭 ~


1 一个家庭里面,先生有外遇,或者太太有外遇,这个家庭问题就来了!夫妻不能和合,由于怀疑、嫉妒、嗔恨,口角就决定不能避免,影响之大,不只两个人,直接受害的是子女。

2 尤其是子女在童年的时候,父母是他心目中的榜样,如果父母做出不善的榜样,他天天在看,他的思想、情绪就会变得不正常。从小缺乏爱心的孩子,他心中充满了嗔恨,发展下去,后果不堪设想!

3 夫妻不和,家庭破裂,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,为了满足自己的爱欲,把整个家庭破坏了,你说你背的因果多大?由此可知,“邪淫”是造无量无边罪业!有几个人能想到这些问题?有几个人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?

4 夫妻的结合,在古代不是爱情,而是道义。为了共同生活的理想、目标而结合,这是道义的结合。道义的结合,有情有义,有恩有德。现在民主开放,如果你能承传古圣先贤这个理念,那你的家庭一定非常幸福美满!



Sunday, July 26, 2009

~ 夫妻为什么不和 ~


1 我常常讲,夫妻结合要讲道义,不可以离婚。夫妻离婚,家庭破碎,破坏社会的伦理,制造社会的动乱,你的罪多重!

2 为什么说你的罪重?你夫妻两个离婚,你还有子女,单亲子女,你的子女心不平,会给社会造成问题。他心里不平,他心里头有怨恨,他将来危害社会,谁制造的?你们夫妻两个不和制造的。

3 夫妻为什么不和?一念的觉、迷。我常说,你们在结婚之前,彼此互相相爱,看到对方一点缺点都没有,非常可爱;结婚之后,天天讨厌,这怎么行?一念之差在这里。

4 永远看到对方的好处,永远不看对方的缺点,夫妻好合,白头偕老,就这一念之差。这一念就是觉、迷。念念看到对方的好处,觉悟;念念都看对方的不是,迷惑。觉与迷,就这一念之差。



Friday, July 24, 2009

~ 人家说他爱你,姑妄听之,不要当真 ~


1 古德讲“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净土”。要想生西方极乐世界,要一心专念,这才能往生。要想脱离六道轮回,这个爱不能有。

2 这个爱,是个妄念,这个世间人很喜欢。实在讲,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要被这个妄念迷惑了。这个世间,有几个人真正相爱?爱了几天,他就不爱了,就闹别扭了,闹意见了,这明明是假的。

3 所以人家说他爱你,姑妄听之,不要当真,为什么?假的;你说你爱他,那也是假的,也不是真的。大家用的心都是虚情假意,不能当真!

4 世间人用的是妄心,那个心千变万化,他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,何况去爱别人?所以,人家说他爱你,你不必认真;如果你认真,你就上当了,你就吃亏了!



~ 今天说很爱你,明天就不爱了 ~


1 有的人不了解,他觉得学佛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,为什么?学佛都没有爱了。没有爱,那还得了?

2 世间人虽然觉得爱很可贵,但那个爱都是假的,虚情假意。爱得不得了,结婚了,过两天听说又离婚了,那怎么是真爱?可见那不是真爱,那是假爱,它会变的!

3 不像佛菩萨,佛菩萨那个爱永远不变。你尊敬他,他爱护你;你毁谤他、害他,他还是爱护你,从来没有变过心,这才是真爱。所以真正的爱是在佛法里头,世间没有真爱。

4 世间人都是虚情假意,今天说很爱你,明天就不爱了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感情是迷,理智是觉,所以叫你要理智,不要轻易去动感情。



Wednesday, July 22, 2009

~ 化情执为智慧 ~


1 凡夫的爱不离情执,所以他苦。诸佛菩萨的大爱,大慈大悲,这里头没有情执,所以他没有苦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,我们要能够转过来,化情执为智慧。

2 佛菩萨的爱是真诚的、清净的、平等的、智慧的。佛为了怕一般人对这个“爱”产生误会,所以换个名词叫“慈悲”。换句话说,“慈悲”是理性的爱,是永恒不变的爱。

3 我们凡夫的爱,这个爱里面不平等,这个爱里面没有真诚。为什么没有真诚?那个爱会变,至于怎么样变,变到什么程度,自己都不知道,所以凡夫的爱是决定靠不住的。

4 凡夫的爱不离情执,情执变化无常,所以跟凡夫往来,你要有高度的智慧,高度的觉悟。为什么?凡夫用的是妄心,一会儿说我很喜欢你,我很爱你;再过一会儿说我讨厌你,我恨你,所以不能认真,你要是认真,那你就苦了。



Tuesday, July 21, 2009

~ 结而不昏,那才叫高明 ~


1 早年我在台北讲经,有一位居士,过去是我的老听众,跟我很熟悉,以后他搬到台中去工作。

2 在台中,他大概认识了一个女孩子,很投缘,想结婚,他写一封信给我,问我结婚好不好?我看了之后,在一张明信片后面写了一个“婚”字,然后寄去台中给他。他接到之后,好像有点悟处,回我一封信,他不结婚了。

3 “婚”是什么?见了女人,头就昏了。中国的文字妙,妙绝了!我收到他的回信,叹了一口气,没话说!我为什么叹了一口气?他懂了没有?没懂!

4 结而不昏,那才叫高明!他看到“婚”这个字,害怕了,不敢结婚了,所以他只懂一半,没完全懂,把意思错会了。不是叫他不结婚,是叫他“结而不昏”。成家立业是件好事,但可不能昏!



Monday, July 20, 2009

~ 你不把它当真,那你就有智慧了 ~


1 我过去在香港,曾经有一度在光明讲堂讲经。那个讲堂挂了一副对联,上联写的是“夫妻是缘,有善缘,有恶缘,冤冤相报”;下联写的是“儿女是债,有讨债,有还债,无债不来”,这副对联很有趣味。我们看看现前的状况,的确是如此!

2 现代在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地区,只着重科技教育、工商教育,而疏忽了人文教育、伦理道德。伦常没有了,父子之恩没有了,兄弟之情没有了,夫妻之义没有了,所以现在有许多家庭,“家不像家”。何况现在夫妻的结合,多数是感情的,是迷惑的,完全不讲道义,因此离婚率非常之高。

3 现在的社会,人伦道德是一落千丈,人的观念当中,完全是自私自利、虚情假意。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,恋爱的时候,爱得不得了,可是没几天就要闹离婚,搞得焦头烂额,可见得他当时谈恋爱的时候,那些甜言蜜语全是假的。

4 佛告诉我们,世间人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,统统都是虚情假意。所以,学了佛之后,我们知道那些“甜言蜜语”都是“虚言假语”,不是真的!你要把那些都当真,那叫迷惑颠倒;你不把它当真,那你就有智慧了。



Sunday, July 19, 2009

~ 家庭主妇 ~


1 你是一个家庭主妇,你每天早晨起来,做你的家事,把你家里的人都照顾得很周到,使他们生活得很舒适,你在那里修的是“布施波罗蜜”。

2 布施什么?布施体力,这叫内财布施;身体以外的,那叫外财。你每天扫地、每天煮饭、每天洗衣服,这都是布施,这是财布施,叫内财布施。

3 你还天天想改进,用头脑去想,如何能够改进生活,使家里人过得更舒服一点,那就是法布施。饮食起居,你统统都照顾到,使他们的身心能得到安稳,那就是无畏布施。

4 你是一个家庭主妇,你是在行菩萨道,明白这个意思,你天天做同样的事情,甚至于工作比从前做得还要辛苦、还要辛劳,做得还多,但是,你愈做愈快乐!



Saturday, July 18, 2009

~ 家庭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~


1 在古圣先贤教育里面,家庭结婚生子,夫妇相敬如宾,他都是有节度的,绝对不敢放任纵欲,跟现在社会不一样,所以他家庭和睦,家庭有秩序。

2 古人夫妇相敬如宾,互相尊重,相亲相爱,互助合作,一生都不改变,什么原因?古人从小就有家庭教育,知道善恶,知道因果。现在人不知道善恶,不相信因果,他胡作妄为,放任纵欲,所以夫妻不和,家庭破裂。

3 家庭教育比什么都重要!一个儿童从出生到六、七岁,接受的是父母的教育,这个教育是根。今天再好的老师都没有办法教学生,为什么?根没有了。

4 父母、尊长,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,都要给家里面的儿童做好榜样。小孩每天眼睛看到、耳朵听到,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薰陶,他在这里扎根了,一生都不会改变。所谓“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”,从小薰修的。



Friday, July 17, 2009

~ 道义的结合 ~


1 古人的婚姻,是“道义的结合”。今人的婚姻,是“利害的结合”。“利害的结合”,寡情;“道义的结合”,恩情厚,这是人生的意义,人生的价值观。

2 现代的社会,道义已经没有了,你跟人家讲道义,人家听到都会讥笑你:“你的思想太落伍,你是十八世纪以前的人,不合乎这个时代。”现在这个时代讲什么?讲利害。

3 “只有利害,没有恩义”,今天的社会,你仔细观察,确实是这个社会现象!人人都“争名夺利,恣情纵欲”,社会怎么会安定?世界怎么会和平?人活在这个世间,怎么可能有幸福?

4 现在一般的家庭,一家人欢欢喜喜聚在一起,这是“利害的结合”;到哪一天利害发生冲突了,这个家庭立刻破碎,这是今天社会的现象,我们看得很清楚。仔细较量,还是“道义的结合”是真实的、是长久的!



Thursday, July 16, 2009

~ 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香 ~


1 世间人交往,谚语常讲:“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香。”人跟人交往,感情的维系,千日是三年,古人讲的。

2 几年前,在外国,有人对一些离异的夫妇做过调查。这些外国人从恋爱到结婚,然后到破裂,调查统计的结果,感情只能维系一百天,大概三个多月。

3 你看古人,古人多半还有受过圣贤教育的薰陶,都维系不到三年,三年不容易!现代人只能维系三个月,蜜月只有三个月!蜜月过了之后,毛病就来了。

4 为什么新婚夫妇的感情不能够维系?他们是用情识,不是用真心。只有真正接受圣贤教育的人,才会用真心;凡夫是用妄心,虚情假意,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。